• 24小时免费热线:4009-028-98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考新闻

初三语文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时间:2021-01-15 10:13:06  作者:戴氏教育顺吉部

戴氏教育初三语文辅导班

专属督导,全程管理
学前准备:入学测评,了解学生情况,入学开班课,新学期收心,学习规划
日常辅导:名师课程陪伴式辅导,早晚自习免费答疑
课程方案: 根据学生的需求、学习现状和目标,组合知识模块,挑选难度合适的题目,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及讲义,执行一个学生,一套教学方案,对症下药,击破瓶颈。
上课时间: 随报随上,上课时间自由灵活。近300家分校区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较佳上课时间及地点。学无涯,乐随行。随时随地给您较好的辅导服务。
 如何学好文言文?特别是中考之前的冲刺阶段,大家都很关心。下面戴氏老师整理了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赶快收藏吧!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1、课文迁移法
此种方法最为常用,考卷中出现的很多文言实词,在学过的课内文言文中几乎都出现过,可以联系课文相关语句进行意义迁移。例如: “临富贵而失其本心”,这样的类似短语在《鱼我所欲也》中就有“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句。由此句可明确出“失其本心”是指“丧失了他的本性”,放在原句中,再联系上下文就容易正确翻译了。

 2、对句判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以据此进行判断。如 “腰白玉之环”中的“腰”字,与前一句“戴朱缨宝饰之帽”中“戴”字对应,作动词用,解释为挂在腰间。又如 “触风雨,犯寒暑”中的“犯”与“触”对应,作动词用,应解释为冒着。
 
3、交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4、鉴赏分析类文言文

这类题目要求说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读懂两篇文章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找出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异同之处。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着重从文章本身出发去思考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初中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①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童趣》)
 
③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如: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塞翁失马》)
 
④ “何以……”:相当于“凭借什么……”。如:何以战?(《曹刿论战》)

官方报价表

选择年级(必填*)

选择班型(必填*)

补习科目

戴氏教育

版权所有